中国企业高水平走出去需要坚持绿色发展
当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随着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将“走出去”战略与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发展战略进行深度融合,是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必答题。
ESG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体系,国际上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如欧盟颁布《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CSDDD)及碳关税机制,将ESG表现设定为企业参与国际项目的核心门槛。研究表明,符合ESG标准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优势,评级较高的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环境诉讼、劳工纠纷等风险,也更易获得国际资本的青睐。据初步统计,全球ESG投资规模已经超过30万亿美元。
“走出去”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中国企业在融入国际的同时要不断学习,顺应时势,聚焦ESG等要求,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在“走出去”过程中练就迎击风浪的经验和能力。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与标准协同。可由行业协会、产业链“链主”企业等牵头,制定行业的ESG披露标准,构建既具有国际认可度又具备中国特色的ESG实践框架。目前,中国矿业联合会已发布《矿业行业ESG披露标准》,有效提升了矿业企业的ESG管理水平。可以支持更多的行业协会、央企等重点企业,根据本行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制定ESG披露标准,并与《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以及国际标准进行同步衔接,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行业内企业更加重视ESG,又帮助企业加强自身合规管理,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是加强企业能力建设。鼓励企业通过应用数字化工具来提升管理效率,如开发碳排放监测系统、区块链透明化平台等,更加高效地进行ESG管理。完善ESG的专业教育和培训等,引导企业加大对ESG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管理和分析体系,提高企业的ESG管理水平。
此外,支持企业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开展本土化实践。如,非洲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时,可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修复等。又如,欧盟对数据隐私保护有着严格的法规要求。中国企业在欧盟开展业务时,要加强数据隐私治理,确保收集、使用和存储的数据符合欧盟的法规要求。
三是加强全球合作与创新。可由行业协会牵头,帮助企业参与国际倡议。例如,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全球性的企业社会责任倡议)、CDP碳披露项目(全球领先的碳信息披露平台)等,与全球其他企业共同分享经验和实践,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市场需求的了解,指导企业构建有效沟通机制,积极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企业的ESG理念和实践,提高国际沟通能力和影响力,争取更多理解和认可。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