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布局“云智算”产业 筑牢“人工智能+”基石
当前,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尤其是今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加速进阶,在过去以算力堆砌“大力出奇迹”的模式之外,探索出以较少算力投入“以巧夺天工”的创新发展路径,催生信息产业的结构性、深层次变革,即向云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云智算”升级。
为此,我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快布局“云智算”产业,推动算力、框架、模型、应用等协同并进,助力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抢占先机、赢得优势,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第一,推进算力资源“中心+边缘”协同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幅提升了算力使用效率、降低了算力使用门槛,促进算力总量指数级增长,并加速了算力结构的系统性转变,推理算力需求将超过训练算力需求。建议加速智能基础设施的“云边端”协同演进,引导基础设施企业优化智算资源布局,着重面向推理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大重点地区边缘计算节点部署力度,形成“中心智算大集群、边缘计算广分布”的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
第二,推进国产“芯片+平台+大模型”全面适配。在算力受限情况下,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完全依托本土人才,在吸收前沿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算法、芯片、集群等系统性优化,打造出比肩全球前沿水平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极大树立各领域开展原始创新的信心。建议鼓励龙头企业和新兴科创企业,充分用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业发展经验,聚焦芯片、计算框架、模型算法等核心技术加快突破,不断提高“云智算”全栈国产化比重;打造产学研创新联合体,高度关注异构芯片之间、芯片与计算平台之间、平台与大模型之间的系统适配,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第三,壮大我国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建议设立国家级开源项目培育机制,分层分级推动模型算法开源共享、计算框架开源共建、芯片接口开放兼容,构建形成一体化人工智能开源社区,鼓励各类企业和开发者积极开放数据集、训练框架、微调方法、先进算法等,引导建设国产芯片、国产指令集、国产工具链等领域的开源生态,进一步降低全社会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成本;强化开源国际合作,加速国产开源社区的国际化推广,更好汇聚世界级创新资源,加速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模型开源生态。
第四,加快人工智能原生产品创新。建议设立国家级“云智算”应用基地,加快各类人工智能原生应用的探索,推动在生产、生活、治理各领域、全环节的规模落地,以实际需求反哺算力、平台、模型等能力供给的系统提升;制定大模型、智能体交互协议标准,通过加速标准的市场化普及应用,推动相关协议确立为全球大模型及智能体生态的“事实标准”之一,助力我国建设形成连通不同大模型、智能体、智能服务等的“AI互联网”,让人工智能完成更加复杂、更具创造性的任务,更好为千家万户、千行百业、千城万村注智赋能。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