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基础研究,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但对标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要求,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础研究水平,我国基础研究在“量”和“质”上均有不足。
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选好题”是关键。如何把科研人员更好引导到高价值高风险的“好问题”研究上来,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加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管理举措,转变基础研究支持方式、评价方式,为科学家专注潜心研究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建议:
一是积极探索“有组织科研”模式创新。改革优化基础研究组织实施机制,建立“以选题为基础的选人机制”,着力解决原有基础研究组织机制中存在的战略性前瞻性不足、高风险高价值科学问题凝练不够等问题。实施长周期评价和长期稳定资助,以选题为基础遴选支持科学家,尤其是优秀青年科学家“十年磨一剑”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政府、机构及科研人员要有风险共担意识。
二是加快高校内部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改革。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引导高校面向科学最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要加快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改变当前“非升即走”“拿项目越多越好”的导向,优化基础研究人才薪酬保障体系,调整基础性工资待遇与项目科研收入结构比例,逐渐取消因项目数量差异导致的薪酬差距并减少与短期绩效挂钩的工资比例,增强基础研究岗位的人才黏性,让科研工作者安于“十年做一件事”,而不是“一年做十件事”。
三是引导企业“从10看到0”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快健全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尤其是要更好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支持企业以高水平基础研究打造核心竞争优势。通过财税政策更大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等政策上给予基础研究更大的比例优惠,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或发起设立基础研究基金会给予税收减免、补贴奖励等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以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与政府建立联合研究基金等多元投入方式支持基础研究。
四是营造世界级基础研究创新生态。为科研人员营造追求“第一”和“唯一”的无忧科研环境,允许科研人员因进展不利主动终止在研项目或中途改变方向,充分包容“离经叛道”的选题、研究路线的不确定性和不成功的结果,倡导严谨求真的科研诚信,鼓励科研人员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拓展拓深基础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吸引国际科技组织来华发展,加大基础研究计划的对外开放力度,积极促进联合研究,更大力度吸引全球顶尖基础研究人才来华开展工作和交流。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