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改革”有效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2025-07-15 09:30:25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14期 赵 吉我有话说
0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需要打破三者的体制机制壁垒,实现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取得重大成就,但三者之间在管理体制、具体实践、政策导向、运行结果等方面还存在融合不顺畅、不深入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统筹决策机制、教育供给体系、要素配置机制、重大平台体系、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人才评价考核体系等,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一,以目标协同为导向,形成一体化决策机制。制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行动方案,促进三者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立法进程,明确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鼓励地方建设一体改革综合试验区,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统筹决策有关一体改革的重大事项。

  第二,强化创新人才培育,完善不同阶段的教育供给体系。基础教育阶段,着力构建以个性化和多元化教育为基础,注重学生个性、兴趣与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体系,强化科学与创新教育。高等教育阶段,优化学科设置导向和资源统合,鼓励有实践经验的优秀科技人才到高校兼职授课。科学研究阶段,关注前沿科技方面的教育,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力度,充分保证青年科技人才在项目负责和人才领衔、绩效评估专家组中的合理占比。

  第三,以推动协同创新为重点,健全资源要素配置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面向企业开放实验室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支持建立产业科技资源共享联盟,依托联盟搭建共享平台,推动共建共享。重塑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机制,优化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的一体化布局。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金融融资体系。

  第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构建重大创新平台体系。聚焦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工程项目,以成体系建制化模式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在大科学设施等科创基础平台建设及运营中,注重科技人才全过程培育,打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孵化器”、培养创新科技人才的“摇篮”。注重激励广大科研人员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复兴为己任,在科研探索领域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把创新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第五,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支持行业骨干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课程设置、毕业考核评估等环节,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聘请企业技术总师兼职授课,建设一批面向产业实际的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对接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提升培养质量。支持国家高新区等科技园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核心载体作用,成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

  第六,以分类分层为抓手,完善人才评价考核体系。宏观上要系统把握三者关系,着力建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方向上要分类评价,基础类探索长周期、低频次考核;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以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为导向,推动技术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社会公益类突出社会效益。方式上要以“能进能出”的退出机制取代“一评定终身”的终身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内蒙古自治区主委)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