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全面提振国内消费

2025-04-30 13:46:39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9期 赵静我有话说
0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银发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和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后对发展银发经济作出重要部署,将其作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在2024年1月专门印发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就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作出部署安排。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银发经济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大约为6%;预计到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将接近10%。但是,由于银发经济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银发经济“生命全周期”理念尚未树立,行业发展缺少总体规划;社会资金总量投入不够,资金投入和产品供给渠道较为单一;产品及服务创新不多,质量品质也有待提升;相关制度机制和要素保障还不健全不到位,影响了银发经济的运营效率和快速发展。这些问题都急需研究解决。为此,现就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生命全周期”理念,加强银发经济顶层设计,更好地促进老龄事业与银发经济协同发展

  把握全球和国内银发经济发展的大势,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首先要牢固树立银发经济是为老龄阶段个人提供全过程、全时段、全链条、全方位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全周期”理念,然后据此研究制定覆盖从提供养老产品供给,到促进养老需求释放,再到发展全方位养老服务产业,直至提升至打造高质量养老产品和服务体系的银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银发经济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和具体路径,逐步完善有利于促进老龄事业和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促进老龄事业与银发经济协调互促发展,既体现老龄事业对银发经济的基础导向作用,又发挥银发经济对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进一步促进事业产业协同,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二、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大社会投资力度,构建政府兜底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和供给体系

  针对当前银发经济资金投入不足、供给渠道单一等问题,建议首先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由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加大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老龄事业建设的投入,着力补齐老龄事业发展的结构性短板,为发展银发经济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政府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引导并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老龄事业和银发经济投资,加大对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银发经济产业项目,促进形成多主体参与、多力量支持的多元化资金投入和产品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老龄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在老年人的“夕阳事业”中,发展新理念的“朝阳产业”,释放人口“长寿红利”,推动社会福祉与银发经济协同发展。

  三、建立健全工作运行制度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共用平台,进一步提升银发经济的发展和运营效率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虽然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意义重大,但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度也较大。为更好地统筹推进银发经济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建议首先要从国家层面成立由民政部门牵头,工信、住建、商务、科技、财政、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参与的“银发经济工作专班”,建立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专门研究和统筹推进发展银发经济工作。同时,为解决银发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因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法精准有效对接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银发经济运行效率,建议由政府出面搭建银发经济信息共享共用平台,能够让产品供给和老年需求在平台上实现及时有效对接,在更精准地释放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根据需求情况促进产品创新,进而带动提振和拓展消费市场。

  四、创新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供给形式,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品质需求

  针对新形势下银发经济发展趋势和现代化条件下的老年人需求,建议政府要引导市场加强针对老龄化个人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推广,进一步创新银发经济产品,尽可能丰富老年服务场景,大力推进“银发产品”的迭代升级,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老年人提供更多样、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选择。一方面,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变化,探索建立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清单和标准体系,以此来引导市场主体提供满足最新需求、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切实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推动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创新产品形式和服务方式,比如探索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完善老少同乐、家庭友好的酒店、民宿等服务设施,鼓励开发家庭同游的集成式产品等。

  五、强化各项基本要素的有效支撑,突出数字经济赋能智慧养老,进一步加大对银发经济的保障支持力度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建议首先要加强保障银发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政策资源、数据资源、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有效支撑,通过科学编制用地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政务和社会数据资源,加快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适应新时代银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银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鼓励供给主体突出数字赋能,大力发展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养老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结合互联网和智能技术应用,积极推动智慧养老新兴业态发展;引入智能化设备和互联网技术,推动新兴技术在老年产品上的转化,创新银发群体消费情景体验,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新模式。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