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
文旅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文旅产业与文旅消费紧密相连,二者之间存在相互渗透、相互增值和相互赋能的关系。然而,尽管近年来我国文旅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面临着消费行为分散化、求新求变、注重体验等新的挑战。为此,提出关于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建议。
一、做强“政策端”,推动文旅消费创新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公共假期调休政策、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提供更多可支配时间,激发消费潜力。制定增量政策丰富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如促进营业性演出市场繁荣发展、激发夜间文旅消费活力等,满足多样化需求;出台资源优先供给、资金补贴奖励等政策,统筹协调其他产业、社会资源与文旅业融合发展;推出跨领域、多品类消费的综合消费补贴,引导市场经营主体积极开发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文旅消费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二、做大“供给端”,推动文旅消费差异化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体育等多元市场主体跨界合作,共同打造“赛事之旅”“文博之旅”“乡村之旅”等特色新消费场景,提供多样化选择。积极开发旅游演艺、低空旅游、房车露营等新业态产品,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和层次。聚焦非遗、文物、名人等独特资源,推出主题旅游线路产品,提升旅游的文化价值和吸引力。持续放大“音乐+”“演出+”的辐射带动力,深化营业性演出审批改革,在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打造音乐节、演唱会、小剧场演出等年轻态演出场景,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三、做活“场景端”,推动文旅消费全时空发展。紧跟文旅消费人群多样化和创新玩法不断涌现的趋势,实现城市多元空间场景向文旅消费价值的深度转化。加大首发经济培育力度,鼓励举办各类首发活动,提升消费吸引力和影响力。丰富高等级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等体验场景,通过提升设施、创新活动等方式,促进文旅消费与景区、街区、商区的深度联动。整合资源,打造一批文商旅体“一站式”消费空间,提供便捷、多元的消费选择。通过横向拓展消费边界、纵深呈现在地文化,推动文旅产业和消费的全时空发展,实现产业的创新升级和消费的持续增长。
四、做优“体验端”,推动文旅消费个性化发展。实施“全龄友好服务提升工程”,解决制约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问题,如进一步完善文体旅重大活动联动保障机制,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延时开放,方便不同时间段的游客参观和体验。建好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建立“快接快处、闭环管理”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问题,保障游客权益。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升交通智能化水平,方便游客出行。对于入境旅游,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为境外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体验。同时,探索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辨识度的对外宣传推广方式,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和创新的宣传手段,提升旅游目的地在境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常州市副市长,致公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常州市委会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