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围绕战略功能 推进国企分类改革分类治理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应紧紧围绕战略功能推进分类改革分类治理,推动国有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
一、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突出国企战略功能价值发挥。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升战略功能为重点,深化分类改革分类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要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战略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推动国企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更加精准差异地分类分层改革。精准把握国企功能定位、目标和主业边界,促使在各自立足点切入点更好地落实国家战略。突出基于使命定位的企业战略功能,实施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改革,结合监管方式、治理、考核、核算、监督、授权等优化调整,有效支撑国企发挥战略功能。
二、坚持围绕功能定位,持续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一是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推进科技创新改革。准确把握国企在科技创新全局中的战略定位,突出战略导向,健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研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牵头或参与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深度合作。主动开放创新资源、提供技术牵引和转化支持,积极开展“三首”应用,促进成果转化。积极参与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集聚平台建设,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二是立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强化布局结构改革。坚守实体经济,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国有龙头企业支撑带动作用,推动基础固链、技术补链、优化塑链、融合强链。更大力度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投资的力度,在关键领域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加快推进数智赋能。三是立足支撑国家战略安全,聚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三、坚持世界一流标准,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治理。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深化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着力完善经理层责任向下传递、各层级履职管理、考核结果刚性应用等关键机制。更广更深落实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健全更加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二是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机制。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精准考核。三是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分类考核机制。持续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和运行机制,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配齐建强董事会,完善经理层授权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功能作用。结合功能定位、治理能力、管理水平等,分层分类授权放权,全面激发各层级企业活力。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