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网络平台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网络平台微短剧的发展势头迅猛,在影视娱乐市场上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社会影响潜力不容小觑。以创新的内容形态风靡全球的微短剧,作为文化消费品,影响着网民的精神文化追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地方民俗文旅、反诈普法、博物馆科普等类型微短剧获得网民热捧,也出现了微短剧+广告带货、付费、招商等新型商业模式。但更多微短剧创作组织缺乏优质内容和创作人才,制作粗糙,甚至个别产品存在低俗倾向,盈利与宣传发行层面亦易陷入困境。微短剧目前的发展阶段亟待规模化、体系化、规范化的政策引导。
2022年11月起,国家广电总局就开展过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下线含有不良内容的微短剧,并积极制定相关条例。横店影视基地对微短剧剧组给予优质扶持政策并开通绿色通道,如低价入住横店集团相应酒店、以优惠价格使用集团场景等。网络平台积极引入优质内容,如抖音就与文艺人士、近40家影视公司等达成合作,推出精品微短剧制作计划。上述积极尝试,有助于微短剧向常态化稳定产业过渡,有助于微短剧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
微短剧产业,不仅直接带动影视公司、剧本创作和平台企业的经济收益,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微短剧的高质量发展,对振兴网络文艺、提振社会经济都能够提供重要机遇,但在目前发展阶段一些问题还较为突出。比如,内容题材单一,质量不稳定;专业缺位,创作水平有待提高;缺少内容评价体系等。
为引导、促进微短剧高质量健康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鼓励微短剧精细化制作,净化微短剧空间。一方面强化示范引领,助力精品破圈。鼓励制作方摒弃流量心态,抵制滥俗选题,聚焦现实题材,打造一批传播传统文化、普法、科普的正能量微短剧,发挥示范效应。定期组织精品短剧鉴赏会,加大对优秀微短剧的表彰奖励和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明确政策法规,不给违规微短剧生存、滋生空间。推动互联网平台持续打击违规微短剧内容,并不定期公开处理举措。对于发布、转载违规内容的网络账号,进行禁言、下架等处理,建立行业“黑名单”,限制其网络行为。同时,建立短剧评估体系,引导用户对微短剧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制作团队了解用户需求,优化内容和制作。
提倡高品质带动行业发展。一是引入专业机构和人才。鼓励名影视公司、名导演、名编剧入局,发挥灯塔聚集优势。二是促进新秀成名家。立足时代需求,培育高质量创作人才;对于出人出戏的团队和个人,可打造专业进修班,为其提供表演、创作、资金、法务等方面的培训支持,搭建高层次持续性成长平台。
微短剧是网络媒体时代的新秀,在其发展初期抓住机遇做好规范引导,推动其高质量健康发展,可以使其更好发挥有温度的媒体的作用,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特别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