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4-05-06 13:09:09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4年第9期 顾学明我有话说
0

  中共二十大报告将“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十年来,作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自贸试验区在改革、开放和创新领域试出了新经验,闯出了新路子,改出了新成效,但在步入第二个关键十年的重要阶段,部分自贸试验区出现改革内生动力减弱、制度创新含金量低、产业集聚效应有待增强、区内外开放梯度缩小等问题,在改革开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待深化和加强。为此,建议:

  一、加大自贸试验区开放压力测试力度,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在特许药品、特殊功能化妆品、保健品、器械等特殊物品进出自由便利方面加大试点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增值电信、教育、医疗、法律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探索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推进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探索构建跨境数据管理新模式。探索放宽自贸试验区聘雇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外籍专业人才条件限制。进一步优化外籍人员旅游、就业签证制度。优化国际化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二、提升自贸试验区国际规则对标水平,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达到新高度。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经贸协定,适时增加一批重大试验任务,力争突破一批国内现行监管标准和规则。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探索建立政府采购信息常态化公示制度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和取消内外资企业在资质获取、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方面的差别化待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探索建立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规则、数据保护能力认证规则、跨境数据交易规则等。

  三、强化自贸试验区重点产业集聚能力,支撑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新发展。探索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从产业研发端到消费端梳理制度创新堵点和难点,量身定制政策制度监管模式。在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赛道,在补链强链延链方面精准发力,推动自贸试验区加快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的技术攻关,以底层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高端工业软件和工业互联网APP、信息安全等信创产业,推动自贸试验区落地更多数字化场景和项目,强化数字治理。

  四、加快完善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新合力。定期召开部际联席会议,及时跟踪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发展总体规划。探索建立自贸试验区赋权清单制度,每年度给予各自贸试验区一定数量的赋权事项,统一纳入清单管理。完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将制度创新成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设立自贸试验区专项扶持资金。构建以鼓励改革创新为导向的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立健全自贸试验区统计指标体系。健全自贸试验区考核评估体系和退出机制。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大学开放与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