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黄爱龙:提高博士生稳定性收入 助其安心科研
博士研究生教育在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科教兴国战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近年来新增院士和国家科技“三大奖”第一完成人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占三分之二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博士研究生占比超过30%。
与此同时,当前博士生稳定性收入较低,影响学术研究的现象越来越引发关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在今年两会期间通过提案呼吁,要大力提高博士生稳定性收入,使其生活有保障,能够潜心学术研究。
黄爱龙委员分析,博士生在学期间,家庭以外的稳定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两个部分。此外还有一些非稳定性的收入来源,如参与课题的劳务费等,因受地区、学校、专业及导师等因素影响,差异较大且不稳定。因此,大力提高博士生稳定性收入待遇,不仅可以极大地缓解其面临的生存生活压力,保障其在学期间安心科学研究工作,更能体现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支持。“要以加强学术型博士生资助为重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提高学术型博士生的经费保障标准。”黄爱龙委员表示。 (王钊冀)
[责任编辑:丛芳瑶]